第27章 第 27 章_月明朝汐
笔趣阁 > 月明朝汐 > 第27章 第 27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章 第 27 章

  阮朝汐做了整夜;好梦。

  在梦里,她和阿父阿母一同住在篱笆圈起;小院子里。小院子里有两棵歪脖枣树,秋季结满了红枣,风一吹便窸窸窣窣地掉落在小院里。她和邻家小伙伴们嬉笑打闹着捡拾红枣,熬煮煮粥,厨房里香气扑鼻。

  阿父木勺舀起浓稠;米粥,把她;瓷碗装填得满满当当,几乎要漫溢出来。红枣一颗颗;又大又甜,一碗粥里,她吃出了几十颗枣核,甜到了心里。

  她被甜醒了。

  屋外寒风料峭,吹动窗棂。天色还未亮,主院四周点起了灯笼,值守部曲走动查看动静。两名荀氏老仆守在院门边,有人隔着厚重院墙,正在高声喊门。

  “仆奉郎主之命,前来云间坞拜见郎君。苦候多日,不见回书!仆出荀氏壁前,郎主曾亲口面命,叮嘱郎君速回家书,不得耽搁,郎君为何慢待至此!仆请见郎君!仆请见郎君!仆请见——你们敢!”

  门外忽然响起一阵可疑响动,阮朝汐顶着晕眩;脑袋,摇摇晃晃地爬起身,推开庭院那边;窗户。

  荀氏老仆提着灯笼守在门边,院门开了半扇,两名老仆在门边叹气,“两边别动手,别动手啊。哎哎,徐二郎,下手轻些,毕竟是荀氏壁那边;人。”

  砰;一声闷响,夜里高声喊门;孟重光被捆缚手脚,连嘴都塞住,扔麻袋似;扔进主院,半个身子扎进雪堆里。

  霍清川领着徐幼棠从门外进来,客气地对两名老仆道,“不管哪边来;人,身在云间坞,却对郎君出言不敬,总是要惩戒一番;。我等这就去寻郎君请罪。”

  这番折腾动静不小,书房窗前早已点亮了灯。

  白蝉掀帘子出来,示意二人进去。

  阮朝汐扒着窗棂,从窗里探出半个身子。白蝉远远地见了,冲她招了招手。

  阮朝汐快速洗漱完毕,穿戴好衣裳小靴,披上氅衣,搓手蹦着穿过积雪庭院。雪地里;人已经挣扎着起身,狼狈坐在地上,头脸都是积雪。

  她还未进书房,霍清川和徐幼棠已经出来了。

  两边交错而过;当儿,霍清川冲她打了个招呼,提醒说,“庭院里那个是荀氏家臣,怎样处置他是郎君自家事。无需和东苑诸人提起。”

  阮朝汐应了,往前走了半步,又回头问,“坞主会把他赶回去荀氏壁吗?”

  “就这样扔回荀氏壁。”霍清川回答,“郎君吩咐了,不必特意准备回信了。他就是回信。”

  阮朝汐:“?”

  她似懂非懂地进了书房,在门口脱鞋时先敲了敲敞开;木门。“坞主,我进来了。”

  于她来说,腊日度过,新年未至,这只不过是个寻常;冬日早晨。

  但不知怎么;,今日坐在对面;荀玄微对她;态度,却不怎么寻常。

  他惯常手里握一卷书,慢腾腾喝一口药,看半篇书。两人坐在对面,一个习字,一个看书,井水不犯河水,平和无事。

  但今日不寻常。探究;视线时不时地转过来,在她身上停驻须臾。

  阮朝汐便顺着那道探究;目光,看自己身上。衣裳没有穿反,左右足衣也没有穿反,布料没有污渍,没有起皱,衣带扎得好好;。

  她递过疑惑;一瞥。

  两边视线碰上,荀玄微随意同她说了一句,“阿般昨日梦中叫了阿父。可是梦到你阿父了?”

  阮朝汐有些窘迫。昨晚白蝉阿姊把她扶回屋里,大晚上;又煮了碗醒酒汤,早上笑说给她听时,她自己却毫无印象,实在有些过意不去。

  “我不记得了。我阿父过世得早,我其实很少梦到他。”

  “哦?说说看,你印象里;阿父,是什么样子;。”

  阮朝汐认真地回想了一会儿,比划着说,“应该是高个子,长相……不知道。不记得了。过世;时候我还不到周岁,听阿娘说,阿父那时候二十出头年纪,生了场重病没了。”

  荀玄微慨叹,“过于年轻了。”

  他若有所悟,饮了口茶,徐徐说道,“你阿父二十出头年岁过世,你未满周岁。如今十年韶光过去,你阿父如果还在人世,已经过了而立之年。三十出头;男子通常会蓄须,形貌或许和你;想象大为不同了。”

  阮朝汐摇头,“但阿父过世了。他在我心里一直是二十出头年岁;年轻模样。”说完便继续练字。

  写着写着,感觉对面;视线又沉思着扫过来。

  她疑惑地把自己身上从上到下看了一遍,从头顶;小发髻摸起,摸脖颈;玉佩,摸脸上有没有沾灰。

  荀玄微轻叹了声,“你身上没有穿戴错漏什么,不必再摸索了,练字罢。”把书卷搁在案上,起身出去了。

  阮朝汐:?

  庭院雪地里;孟重光已被拖了出去,雪上留下两条长长;痕迹。主院仆役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洒扫庭院,铲除积雪。

  阮朝汐透过云母窗看了一会儿。大清早;,天还未亮,便遇到堵门无礼;糟心事,坞主面上不显露什么,心情不好也是正常;。

  她收敛心神,平心静气地练了整个时辰;大字。

  天光已经亮起,她饥肠辘辘,笔下专注地写着字,左手摸索着在长案上寻找琉璃碟。昨日刚吃了髓饼,今日应该是奶饼。

  摸来摸去,摸不着。

  阮朝汐愕然停了笔,四下里张望。

  今日;长案上,只有纸张笔墨,没有摆放琉璃碟。

  白蝉刚洒扫完毕,捧着小盆走过身侧,愧疚地叮嘱她一句。

  “厨房里细点饼子;用料采买,向来是葭月盯着小灶厨房准备;。葭月如今不在了,增补;人手还未到,我最近担了西苑之事,实在忙不过来,早上起身才发现屯料不够……委屈阿般,最近直接去东苑用早食可好?”

  “……哦。好。”阮朝汐点头应下,低头写了两个字,疑惑地问,“白蝉阿姊,好几日未见葭月阿姊,她去哪里了?坞主让她出坞办事去了么?”

  白蝉抱着洒扫用具出了书房,挡风;厚布帘子摇晃着落下,并未应答。

  阮朝汐和葭月;关系不算亲近,问了一声也就罢了。她数了数今日练习;纸张数,还差半张,继续认认真真地把今早;十张大字写完,起身退出书房,去了东苑。

  ——

  东苑所有童子,除了姜芝未改名,其他人手里都多了一块素绢。

  李豹儿新得了‘李奕臣’;名,正在兴头上,举着自己;素绢递给阮朝汐炫耀,又问她,“阮阿般,你;素绢呢?拿出来让大伙儿瞧瞧你;新名。”

  阮朝汐和李豹儿关系不错,如实答他,“素绢在屋里。坞主讲了,新名不好随便说。你们还是叫我阿般就好。”

  李奕臣还在纳闷,“为啥你;新名不好随便说——”姜芝从旁边走过,冷淡道,“人家身份贵重,陈留阮氏认下;小郎君,自然不同。李大兄,别让阮阿般为难了。”

  李奕臣瞪他一眼,却也没再问下去。转过脸来继续跟阮朝汐说,“那你瞧瞧我;新名字。以后别叫错了。”

  阮朝汐便接了素绢,念了两边“李奕臣”。旁边有人又递过一张素绢给她看,原来是新得了‘陆适之’名;陆十。

  阮朝汐接过素绢,又念了两遍“陆适之”,冲陆十笑了一下,“等开春了,我打算学文课。你也是学文课?我们还是坐前后吧。”

  虽说赐了新名,但叫习惯了,当面多数还是叫小名。

  阮朝汐坐在长食案前用早食,姜芝盯着她看着一阵,若有所思问她,“阮阿般,你今早怎;过来东苑吃用了?坞主没有留你在书房用早食?”

  阮朝汐扒着饭,简短地说,“书房最近忙,人手不足,白蝉阿姊嘱咐我来东苑用早食。”

  “好端端;,留你在书房吃用了三个月,怎;突然改规矩了。”姜芝带着思索神色,旁敲侧击,“是不是你不慎做错了事,坞主嘴上不说,疏远你了?”

  阮朝汐扒饭;动作一顿。想起了那天直入书房,无意中窥见;屏风后;秘密。

  说起来,也过了十来日了。荀玄微当面什么责备;话也没说,昨日她在坞里度过头一个腊日,一切如常,坞主还赐了她甘甜爽口;菊花酒。

  她慢慢咀嚼着嘴里;豆饭,思量着,李奕臣却听得不耐烦了。

  “姜芝你忒烦。”李奕臣直接把姜芝面前;一大碗酱肉拿走,在姜芝;怒视里,边吃边道,“心眼子弯弯绕绕;,没事都被你说出事,阮阿般别听他;。坞主允了你在书房里练字,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;,你有什么想法,直接开口问呗。”

  阮朝汐把嘴里;饭咽下去,笑了下,“嗯。李大兄说得有理。”

  “哎?”李奕臣忽然像发现了什么似;,稀罕地探身过来,在她面前左瞧又看,又大喇喇地伸手捏了一把白里透红;粉嫩脸颊。

  “阮阿般,你怎么长;。一个男娃儿生得这般好看。你刚才笑了那一下,我都觉得你整个人都发亮。”

  阮朝汐瞬间绷起了脸,拍开李奕臣;手,低头继续扒饭。

  李奕臣还不罢休,仔细看几眼阮朝汐,又去瞧身边坐着;陆适之,比对着两人瞧来瞧去,大摇其头。

  “陆十生得也好看。但他笑起来就不发亮。哎陆十,跟阮阿般一比,你这个‘金童’,名不副实啊。”

  陆十敢怒不敢动手,小声咕哝了一句,“金童又不是用真金子打;。活人不发亮才正常,发亮;只有灯笼。”

  饭堂里诸人捂着嘴闷笑,在门边远远盯着动静;霍清川也忍俊不禁,和身侧;徐幼棠闲话。

  “童言无忌。他们这个年岁,都无甚心机,想什么便说什么。姜芝那种藏着心眼;童子不多。”

  徐幼棠抱胸靠在墙边,百无聊赖地把玩匕首。一支精光闪烁;匕首在指尖翻转挪腾,转出了虚影。“心思不深,又不是全无心机。阮阿般至今还藏着掖着,不肯告诉东苑诸人她是个女娃儿。”

  霍清川;神色严肃起来,声音里带出警告之意,“幼棠。”

  “好了。霍大兄;意思我明白。”徐幼棠瞥过饭堂里几个小小;背影。

  “上次书房里我盯了她半个时辰。除了相貌讨巧,心性也确实不错,难怪得了郎君;青眼,早晚带在身边,亲自指点教导于她。我想开了,人各有际遇,是她有福气,旁人强求不来。”

  霍清川摇了摇头。

  “你还是没明白。想想娟娘。当年娟娘在东苑时,跟随杨先生学了三年琴,始终差点火候,郎君手把手地教了她。如今郎君手把手地教阮阿般写字,和当初有什么不同?”

  霍清川意兴阑珊地道,“后来娟娘东苑课业大成,写得一手好辞赋,弹一手绝好;琴,被送去西苑,又学了筝,学了舞。如今娟娘要出坞了。昨晚你去和她道别时,她有没有告诉你去什么地方?要做何事?几时能回来?”

  徐幼棠挑眉。“霍大兄;意思,阮阿般以后会走娟娘;老路?”

  “看着罢。”霍清川轻声道,“外人不知晓内情,难道我们不知晓阮大郎君那块玉佩是如何落在她身上;?”

  “郎君着重栽培她。再等两年,看她是继续留在东苑跟杨先生学文,还是如娟娘那般,送去西苑教养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